新闻资讯

中国智造转型成效与挑战

微信图片_20250708152413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其中,特别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转型,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构建长效机制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明确要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此外,2024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支持城市采用“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面”上开展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示范,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2024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全球共有22家创新制造企业入选,其中来自中国的工厂有13家,占比接近60%,创下历史新高。至此,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总数的42%,居全球首位。“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智能制造发展的全球最高水平,是制造业中最先进、最智能、最绿色的工厂代表。我国入选世界“灯塔工厂”数量的增多,直观表明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从运营成本降幅、生产效率提升、维护成本降幅、综合成本降幅、产量增幅等制造业主要经营指标看,智能制造企业表现出明显优势。

此外,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垂直行业落地应用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通过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智能工厂能够自我优化生产过程,提前检测出潜在的故障点,改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并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甚至能够实现自我维护。

同时应看到,尽管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集中在关键核心技术驱动、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体系保障、高质量要素赋能等方面。且相比来说,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大,由此导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较突出的“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专业能力弱,转型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缺乏明确的转型方向和技术人才,难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商。二是中小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基础水平与大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数字化转型基础相对薄弱,转型成本高昂。有调研数据显示,程度稍深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均价在150万元左右,这大大超出中小企业承受能力。三是受近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因此在绝大多数数字化转型中,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项目的直接财务回报,投资意愿不高。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认识不足,担心投入产出比和风险。另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企业担心数据泄露,也降低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四是从示范推广角度,中小企业行业门类分布广,转型需求差异大,数字化转型的场景、范围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转型示范和经验推广带来较大困难。


cache
Processed in 0.015719 Second.